南海打响“全域土整”第一炮两周年:见证制造业大区的“舍与得”

2024-02-14 02:55:37 行业动态 1

 

  在南海一个标准新厂房内,一家大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,机器高速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,工人熟练作业,叉车往来穿梭。

  这是发生在南海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的一场企业“升级”故事。这样的故事,始于前年的初冬:2021年11月23日,南海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“第一炮”,决定向高水平发展的最大痛点“开刀”,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,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。

  2023年11月23日,这一轮新的“土地”改革,已满两周年,730天。从解决发展空间难题到重塑城市产业逻辑,730个日夜,见证一座制造业大区的舍与得。

  今年3月28日,南海区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3年度选派干部动员会,来自发改、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局等业务部门新一批28名选派干部奔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一线,为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挥洒青春与汗水。

  这是南海第二年下派干部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线。自南海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“第一炮”以来,南海区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,组建“2168”工作架构,由区委书记和区长2位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,设立1支执法总队、6个办公室内设工作组、8个由区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挂钩工作组,形成全区工作合力。

  今年6月的一个晚上,丹灶镇集体土地整备中心主任张志军接到了一个电话。电话那头,同事激动告诉他,谈判了将近大半年的大金智地产业园地块的业主,终于松口愿意作进一步的沟通,并希望可以尽快达成一致意见。“挂断电话后,我马上驱车回到办公室收集有关的资料,同时通知相关同事带上资料先行与业主沟通、核对。”

  2023年11月7日,丹灶镇大金智地改造项目拆除现场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 摄

  张志军的激动是有原因的。大金智地产业园项目内厂企经营较为分散,利益关系错综复杂,谈判任务重、工作量大,与权利人面对面的交流,涉及的不仅是利与弊,更是情与理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之难,难在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里,也难在争取不同产权人的一声“同意”。

  为了争取一位年过七十、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不理解的业主的支持,张志军与同事几乎每隔一天去一趟,用最接地气、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与他沟通。

  今年9月28日,《人民日报》以《优化产业布局 修复生态环境》为题关注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。

  两年来,类似的故事出现在每一位南海雄师的身上。他们坚定了信念,用耐心、细心做通业主和企业的工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村民、产权人、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,从最开始的半信半疑,到最后建立起对南海雄师的信任。

  如今,张志军经常接到他们的询问:“这项奖补政策我们合乎条件吗?”“如何确保改造后我们的土地权属?”每当此时,张志军都会像老朋友一样,为他们设身处地考虑,耐心解答疑问。

  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在南海产城空间开启历史性重塑的征程上,他们日夜兼程、奔赴一线,见证、参与、推动南海迈出高水平发展关键一步。

  “土地实现连片改造后,建设里水镇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,我们的股份分红更高了。”里水镇小布村村民马叔兴奋地说道。

  马叔口中的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,是佛山首个由社会资本全程投资参与耕地恢复与建设的项目,项目总投资额约5.18亿元。这片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地分属附近的汤村和小布村。

  一直以来,汤村、小布村都是以农业为主,此前这些土地都是由村经济合作社分别租给30多个大小承包户种花卉,小的租一二十亩,大的租七八十亩,田间小路阡陌纵横,还有一些农地出现撂荒。

  2021年前后,承包户的租期相继到期,里水镇开始发展大型现代农业,于是没有再将土地续租给花卉种植户,而是把土地集约起来凑成连片的土地,上传到里水镇三资平台招商。“希望找一家有实力的农业科学技术公司来承包做大农业。“汤村党支部书记周铭豪说,集中连片的土地更利于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,也更能租得出好价格。

  连片改造前,每亩租金不到1000元;连片整租后,土地租金每亩涨到3700元,一下子让当地村民的分红上涨了约5000元。村民们已经学会了算这本账: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,更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。

  “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将生活在这里,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变了原有的空间,经济好了的同时让环境也变好了,我们支持!”马叔说。

  桂城夏南二社区盘活土地资源,腾出空间建设体育公园等惠民工程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杭 摄

  而在其他镇街,也发生着类似的故事。“眼前的低矮星铁棚厂房很快就会被全部拆除;改造升级后,厂房增加,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,又满足环保、安全生产标准,可以引入更高端的产业!”6月18日晚,随着西樵镇联新社区第七经济社关于《西樵镇樵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(联新)开发方案》表决情况的出炉,位于联新社区的西樵镇樵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完成村民表决,同意率达100%。

  联新社区党委书记吴日娣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,他坚信,项目将引入更有实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除了能有效拉动经济发展,增加村民收入,还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,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更深入地参与家乡发展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改善了生态环境。桂城街道夏南一社区统一整治改造一河三岸沿线景观,开门见绿、推窗见花,重现岭南水乡风貌。

  村民将一系列的变化看在眼里。从顾虑担忧,到全力支持,这两年,大家发生转变的最大原因,是他们想通了一个道理: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终究是为发展——既是村居的发展,更是这座城市未来产业、空间的发展。

  为此,在南海各镇街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,挂在墙上进度表,村、社区居委会的园区规划图,逐渐落地生根。只要心往一处想,力就能往一处使。

  去年起,大沥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,加快了专业市场升级改造、有色金属行业转型、商流型经济建设的步伐,引入深国际、建设高标仓产业物流园、积极培育电商产业园。

  2022年2月28日,大沥镇湖马工业园拆除行动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贝娜 摄

  另一边,在狮山镇万亩新材料产业园核心起步区内,一家投资超百亿元的企业项目刚落成投产,宏大壮观的生产车间足有一个大型足球场大小。

  2022年3月11日,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现场会。狮山莲塘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拆除整治现场。廖明璨 摄

  这两个案例都颇有意味:一个发生在传统商贸重镇大沥,一个发生在佛山战新产业中心狮山。发生在这两个镇街的转型升级和项目落地故事,代表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两个方向。

  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“春雷”行动——大沥镇太平隔海塱工作园拆除行动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永程 摄

  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“双轮驱动”思路,是大部分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选择的策略。

  无论是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场,还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征程中,都需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、产业空间和城市配套。

  对于南海而言,做好这些的前提,最难破解也是最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,是土地空间问题。

  两年来,南海推进产业空间集中连片,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一批产能落后的村级产业园被腾退出来,重新整理的建设用地上,一个个现代化产业项目正拔地而起。

  2023年3月30日,桂城平南社区“黄字号”工业园拆除行动现场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 摄

  位于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的一家大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,总经理林进云对如今的运转情况十分满意,他告诉记者,其所在企业总部十几年前就在珠三角设厂,但因当时租的厂房无法放下生产设备,企业不得不将原先设计要求14米高的设备强行改成12米,这对后续的生产造成不少影响。

  “我们一直迫切希望,能够在珠三角有一块自己的地皮来建设符合要求的厂房。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经过多轮考察后,该企业最终敲定落户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,他们拍下43亩国有土地,于2021年2月建厂,去年正式投产。

  “我们进来的时候,这里是一个村级产业园,还有很多旧厂房待拆除。”林进云回忆起建厂时的场景,一开始心里也没底,但后来发现南海土地整治的速度非常快,政府雷厉风行地腾退了周围的村办小企业,很快交付了土地。如今,现在很多企业纷纷进驻到园区,促进资源的有效嫁接,营造良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。

  南海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。这也意味着,需要更多优质的土地资源,从而把传统产业的优势发挥到最大,让本土企业转型升级、增资扩产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,同时让外来优质项目快速落地生根。

  从2021年11月23日,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誓师大会,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“第一炮”,到今日,南海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刚好走过两周年。

  2021年11月23日,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响“第一炮”,区委书记顾耀辉向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王勇授旗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

  回望两年来的日夜,有村集体的村民们产生过疑惑,也有本土企业的担忧,有各部门和镇街在“全域土整”路上遇到的政策、机制体制梗阻……但村民们最终投出了“赞成票”,企业转型升级,搬进新园区的企业同比增长,各部门、镇街因地制宜,在全省首创“三券”制度等……南海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改出了城市发展新空间,也改出了城市突围新路径、干事创业新气象。

  誓师大会上的承诺,融进了镇街部门闻令而动、你追我赶的奋进中,融进了南海雄师日夜兼程的拼搏中,融进了企业群众思想转变、支持改革的决心中。

  2023年11月23日,石碣社区孙岗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拆除现场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 摄

  一组数据也印证着以上的变化——自获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以来(截至2023年10月31日),南海完成多个“超万亩”连片整治: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1200 公顷(1.8万亩),累计5000公顷(7.5万亩);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4066.67公顷(6.1万亩),累计10066.67公顷(15.1万亩),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动工建设1244套,持续改善城镇面貌;连片产业用地整备1000公顷(1.5万亩),产业保障房建设约190万平方米,为产业高水平发展打开新空间;新增耕地及垦造水田4000余亩,集约农用地超1333.33公顷(2万亩),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;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复垦复绿超540公顷(8100亩),让绿美南海全民畅享。

  啃“最硬的骨头”,选“难而正确”的路。在这个过程中,直面碎片化难题,坚定淘汰“小散乱污”低端落后产业,这是南海之“舍”;重塑新的发展逻辑,重构高水平发展空间,这是南海未来之“得”。

  无论是从纵向的发展历史来看,还是从横向的大湾区视野来看,能不能认清机遇、抓住机遇、用好机遇,是南海能不能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的关键。


导航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